客户端北京11月30日(记者 宋宇晟)记者获悉,现存刊刻时间最早的王安石文集——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再现三卷孤本,并将于12月2日在北京拍卖。
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。永乐拍卖供图
撒播近千年后重现
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、学者、文学家,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能够“广涉四部、具有恢宏款式的文化巨人”。他的政治改革、学术思想、文学作品,对中国历史进程、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只管其生前著作等身,但他未曾亲自编纂自己的诗文作品。1086年去世后,其学生、长孙、曾孙等先后数次编撰其遗文。
而所谓“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”盛行于南宋绍兴年间。
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。永乐拍卖供图
在日前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,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刘成国先容,宋高宗绍兴十年至二十一年之间(1140—1151),在庐州舒城县(今属安徽),有《王文公牍集》一百卷刻本盛行。龙舒是舒城的古称,因龙舒水流过而得名,此版《王文公牍集》也因此被后世称为“龙舒本”。
此“龙舒本”前后无序、跋,共收王安石作品2281篇,正文一百卷。按文体编排,每卷又大致按题材来分类,如唱酬、题画、送别、咏史等。
入元后,“龙舒本”就鲜见于著录、传世。直至清光绪年间,方现残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Us apple developer accounts for sale
Appledeveloper.io is a reputed website selling apple developer account, providing us, China and worldwide developer individual accounts for sale. It's at low price and good quality. Always provides satisfying services!
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。永乐拍卖供图
现在,原刻本传世仅存两部,中国藏有72卷于上海博物馆,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70卷。1962年,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以上两残帙去其重复,合而为一,举行影印,从而使得龙舒本《王文公牍集》一百卷重新行世。
《王文公牍集》的纸背文献
值得一提的是,此三卷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的后头还发现了纸背文献。
南宋初期由于纸张欠缺,二次行使旧公牍纸张或私人信件刻印诗文蔚然成风,于是便泛起了一种古籍版本的特殊形态——公牍纸背文献,即宋元明时期行使官府废弃的公牍档册账簿(包罗私人书启等写本)纸背印刷或誊录的古籍。
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背后《宋人佚简》局部。永乐拍卖供图
曾经拍出2亿天价的曾巩《局事帖》,后头正是《三国志》刻本,同样存在二次行使纸张的情形。
龙舒本《王文公牍集》即是印于宋人书简及公牍之上。上世纪80年月,书法及古代字画判定人人谢稚柳建议将文集的背后影印,遂成《宋人佚简》。
《宋人佚简》研究专家孙继民以为,就公牍内容而言,此三卷《王文公牍集》纸背文献中包罗“酒务帐”“申禀状”等。
宋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背后《宋人佚简》局部。永乐拍卖供图
此外,他也直言,新发现的三卷残本与此前72卷本《宋人佚简》的气概、内容和作者基本一致,二者年月也没有冲突,都应该是绍兴三十二年和隆兴元年,最晚是隆兴元年的内容。
据悉,宋代龙舒郡本《王文公牍集》·《宋人佚简》卷十七、卷十八和卷二十将于12月2日以估价待询的方式现身永乐2020年首拍中国古代字画夜场。(完)